要改善这种状况,得分两面着手。首先要建立心中的音乐,较有效的办法是唱谱,由於弹筝时既要注意音是否弹对,又要注意指法,总是无法行有余力去注意如何处理乐曲乐句,一首曲子哼上数十遍自然就有感觉。哼曲时无须太在意自己是否真的哼得好听,我们只是在想像和掌握曲子,并非在演唱。要以弹筝的方式去哼,把指法的效果也要哼出来,哼出实际弹奏时给你的感觉,拍子不好,还要边哼边打拍。如果哼不出来,就多听,听熟了再哼,开始时可以跟着cd哼,到後来一定要*自哼,哼时要尽量投入情感,并且注意强弱缓急吟揉按放拂等细微差异。
心中对乐曲的每个地方都有了细微的掌握和想法,练筝时就有了方向,只要看到目标,往前走就一定能到达,不知道目标在那里,往往是原地打转,浪费许多练习时间。哼谱对初学者或有相当程度的人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如果诠释能力已不错,大部分乐曲,不必哼,心中已有数,或者可以直接用筝来思考,不过那是以後的事了。除了哼谱,另方面,常常在安静的地方弹筝,有时候根本不必弹曲子,不必太依循指法成规,随意乱弹,试试不同的弹法有什麽不同的感觉,或者在cd中听过某种感觉,不知道如何做出来的,试着揣测,找出方法去弹出那种感觉,这种练习不见得每次都有收获,但总能偶有所得,日积月累就成了属於你自己的表达系统。
钢琴弹奏技巧-大连钢琴去哪买
音阶、半音阶、琶音、属七和减七和弦琶音、双八度以及双三度等等这些技术类型的训练,在钢琴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,但却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。究其原因可能有三:一,弹起来或教起来都枯燥乏味;二。不易“还不错”地看见效果;三,以为多弹练习曲或乐曲也能有效地提高技术。
技术训练,从本质上来讲,就是提高手和手指的机能,同时让大脑能加以完善的控制。这些需要通过练习的量来积累达到。当掌握了合理的弹奏方法之后,练习的量就是决定的因素,总的来说,在这方面,音阶、琶音比练习曲或乐曲能提供更大的练习的量。只要连续弹上十几分钟音阶、琶音,手掌就会隐约有发酸的感觉。如果连续弹上半个小时到一小时,手指的活动量就相当可观。这就是练习音阶、琶音的一个作用。